在檢測故障的過程中,應充分利用數控系統的自診斷功能,如系統的開機診斷、運行診斷、PLC的監控功能等,根據需要隨時檢測有關部分的工作狀態和接口信息;同時還應靈活應用數控系統故障檢查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,如交換法、隔離法等。下面將給大家介紹這些方法。
另外,在檢測、排除故障中還應掌握以下若干原則。
1、數控銑床先方案后操作(先靜后動)。維護維修人員碰到機床故障后,應先靜下心來,考慮解決方案后再動手。維修人員本身要做到先靜后動,不可盲目動手,應先詢問機床操作人員故障發生的過程及狀態,閱讀機床說明書、圖樣資料后,方可動手查找和處理故障。如果上來就碰這兒敲那兒,連此斷彼,徒勞的結果也許尚可容忍,若因現場遭到破壞而導致誤判,或者引入新的故障或導致更嚴重的后果,則會后患無窮。
2、數控銑床先檢查后通電。確定方案后,對有故障的機床要秉承“先靜后動”的原則,先在機床斷電的靜止狀態下,通過觀察、測試、分析,確認為非惡性循環性故障或非破壞性故障后,方可給機床通電。在運行的工況下,進行動態的觀察、檢驗和測試,查找故障。對惡性的破壞性故障,必須先排除危險后方可通電,在運行的工況下進行動態診斷。
3、數控銑床先軟件后硬件。當發生故障的機床通電后,應先檢查數控系統的軟件工作是否正貨。有些故障可能是軟件的參數丟失,或者是操作人員的使用方式、操作方法不當而造成的。切忌一上來就大拆大卸,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后果。
4、數控銑床先外部后內部。數控銑床是機械、液壓、電氣等一體化的機床,故其故障必然要從機械、液壓、電氣這三個方面綜合反映出來。在檢修數控銑床時,要求維修人員遵循“先外部后內部”的原則,即當數控銑床發生故障后,維修人員應先采用望、聽、問等方法,由外向內逐一進行檢查。例如,在數控銑床中,外部的行程開關、按鈕開關、液壓氣動元件的連接部位,印制電路板插座、邊緣接插件與外部或相互之間的連接部位,電氣柜插座或端子板這些機電設備之間的連接部位,因其接觸不良造成信號傳遞失真是造成數控銑床故障的重要因素。此外,由于在工業環境中,溫度、濕度變化較大,油污或粉塵對元件及線路板的污染,機械的振動等,都會對信號傳送通道的接插件部位產生嚴重影響。在檢修中要重視這些因素,首先檢查這些部位就可以迅速排除較多的故障。另外,盡量避免隨意啟封、拆卸。不適當的大拆大卸,往往會加大故障,使數控銑床喪失精度,降低性能。
5、數控銑床先機械后電氣。由于數控銑床是一種自動化程度高、技術較復雜的先進機械加工設備,一般來講,機械故障較易察覺,而數控系統故障的診斷則難度要大些。“先機械后電氣”的原則就是指在數控銑床的檢修中,首先檢查機械部分是否正常,行程開關是否靈活,氣動液壓部分是否正常等。從經驗來看,很大部分數控銑床的故障是由機械動作失靈引起的。所以,在故障檢修之前應首先逐一排除機械性的故障,這樣往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6、數控銑床先公用后專用。公用性的問題往往會影響到全局,而專用性的問題只影響局部。例如,數控銑床的幾個進給軸都不能運動時,應先檢查各軸公用的CNC、PLC、電源、液壓等部分并排除故障,然后再設法解決某軸的局部問題。又如,電網或主電源故障是全局性的,因此一般應首先檢查電源部分,檢查保險絲是否正常,直流電壓輸出是否正常等。總之,只有先解決影響面大的主要矛盾,局部的、次要的矛盾才有可能迎刃而解。
7、數控銑床先簡單后復雜。當出現多種故障相互交織掩蓋,一時無從下手時,應先解決容易的問題,后解決難度較大的問題。常常在解決簡單故障的過程中,難度大的問題也可能變得容易,或者在排除簡易故障時受到啟發,對復雜故障的認識更為清晰,從而有了解決的辦法。
8、數控銑床先一般后特殊。在排除某一故障時,要先考慮最常見的可能原因,然后再分析很少發生的特殊原因。例如,當數控車床G軸回零不準時,常常是由降速擋塊位置變動而造成的。一旦出現這一故障,應先檢查該擋塊位置。在排除這一故障常見的可能性之后,再檢查脈沖編碼器、位置控制等其他環節。
總之,在數控銑床出現故障后,要視故障的難易程度,以及故障是否屬于常見故障,合理采用不同的方法。